2005年7月19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消息树”预警纠纷 “缓冲器”化解矛盾
本报记者 史诗 实习生 小林

  建成已经一年多的杭州余杭区乔司镇综治中心,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中央及省领导都曾对乔司镇整合资源创建综治工作中心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昨天,记者又来到这里。
    走进乔司镇综治工作中心,警务室、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信访办……七个乡镇政法职能部门一字排开,整洁透明的玻璃墙体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很快便能找到相关的部门。出乎记者的预料,这里没有上访人员,也没有急着来“讨说法”的老百姓,综治工作中心显得冷冷清清。“现在不一样了,许多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上访少了,原来的综治难点成了如今的工作亮点。”综治工作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中心联调室里,记者看到永和村的综治联络员正在向镇综治办副主任沈如勇汇报村里的情况:永和村一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排放,许多村民对此早有怨言。由于夏日炎炎,村民的反映也更加强烈,有村民甚至扬言要采取堵路等极端措施。
    沈如勇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按照综治工作中心的工作流程,接到情况反映后,沈如勇必须尽快拿出对策。在翻看了村委会原来的会议记录后,沈如勇觉得如果不及时处理,事态很有可能激化。他决定马上向镇领导汇报。
    如今,在综治工作中心,全镇每一个不稳定苗头都会这样立即记录备案并报上级处理。调查员还必须对接手的每一个纠纷作出自己的判断,在“事件预测”栏填上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
    “三角村的问题就是这样得到妥善处理的。”沈如勇拿出一份刚刚处理完毕的纠纷材料告诉记者。由于印染企业排污造成环境污染,村民反响强烈。综治办在向镇领导汇报后,邀请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到镇上参与调解。在多方努力下,原本可能造成村民与企业正面冲突的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本来很有可能是村民到环保局上访,现在我们发现了苗头,主动请环保局来‘下访’,同样是处理问题,方法变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通过组织和培训村居和企业的综治联络员,通过他们及时上报基层的不安定情况,再由综治中心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的工作这一整套程序,乔司镇综治中心实现了综治工作的“网络扩张”,进一步延伸了综治工作的触角。现在,乔司镇各行政村都已经建立了集治安、信访、调解、巡防、流动人口管理于一体的村级综治工作站,同时还在村民小组建立了治安信息员、调解员队伍。今年以来,乔司镇综治工作中心已及时排查各类重大不安定因素29起,成功化解24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